淺談 EMI 方式教學在國立臺灣大學

A+ A- go back

淺談 EMI 方式教學在國立臺灣大學

【EMI 遠景: 讓校園就是全世界,讓全世界就是校園】

Nov. 2022

生化科技系 楊啓伸

        眾所週知,使用 EMI (English-Medium Instruction) 教學,是指在非英語為母語的教育機構,提供使用「全英文教學」的學習課程。而臺灣的各地和各層教育,使用 EMI 方式教學,並非不尋常的情形。例如據筆者所悉,新北巿的某些高中私校,在理科是使用 EMI 方式教學。

        先定義 EMI 方式在本文的內涵。EMI 的 I,是組織和指導,不是 T,或單方面的 Teaching。就具體的實務而言,EMI 方式教學雖因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而有些微差異,但主要是指,至少四個核心教學型態: 1) 學術教材和內容講解、2) 師生討論和互動、3) 學生個人主動式的學習成果報告(口頭和作業書寫),以及 4) 學習評量,都以 100%使用英語。而其核心目的,則是希望學生在接受使用 EMI 方式教學過程中,除了學會該科目的專業內容之外,也同時達到學生能利用英文,完成被動的讀、聽,以及主動的寫、說能力。特別要再度聚焦的,是這和單純只有老師在講台上用英文教書,學生只在台下聽,下課後就走人的方式,是完全不一樣的內涵。

 

【直覺上「使用 EMI 方式教學」產生的顧慮】

        用 EMI 方式教學,能達到教育「益處」,大家都很清楚:光用想想口號就可以列出:「對社會而言:可鼓勵跨文化溝通、增強對全球性意識,促進和國外政經文化接軌、提高國家競爭力」、「對個人而言:可強化個人能力發展和就業競爭力...」、「對大學而言: 可以增加國際招生、提高全球排名」芸芸。但,真的是這樣嗎?

        在這裡,不談好處。相反地,筆者想先從大家談到用 EMI 方式,來進行全英文來教學的「顧慮」。既然學校的教育,是以學生為主體和目的,因此,先提在學生端可能產生的顧慮:

首先,最直接的顧慮,是教育效果

使用英文來教科學,是否和使用中文來教學的成效可以比擬?  學生學習品質,會不會因使用使用英文教學,而有負面影響?

第二種顧慮,是增加學生的負擔

如果用 EMI 方式教學,即使能達到相同知識教育成效,但學生的學習負擔,是否會無謂地增加? 因為如果沒有更佳的教育效果,反而頂多只是和使用本國語言時,有相同的學習效果,那麼,使用英文是否會有:「經過一番努力,終於得到相同效果」,白做工之譏?

第三種顧慮,是每個學生都有必要用EMI嗎

或有人質疑,如果學生認為未來工作只是在國內,並沒有立即或刻不容緩的英文的需求。 訓練中文較重要,何必使用 EMI 方式來教學,

第四種顧慮,是學生心理層次對中文的觀感。學生接受 EMI 方式教學,是否會對使用本國語言產生不自覺的歧視? 甚至影響潛意識中,對本國的自信?

        另一方面,對教師端的考量而言,包括:是否會造成「出國留學歸國」的老師,比本國畢業的老師有系統性優勢(偏差?),而使招募老師時,老師的學識能力優劣的重要性因過度在意英文能力而被稀釋?是否對「本土畢業」的博士不公平?甚至老師因沒有開 EMI 方式教學的課,造成老師心中有額外負擔(不論學校是否給壓力)?不只這些,一定還可以列出更多的顧慮和質疑。

        另外是社會文化端。使用 EMI 方式來教學如果蔚為風潮,對本國或地區語言是否有潛在傷害? 尤其減少使用本國語言來教育,是否對本國語言本身之發展和現代化,造成延緩成長、停止更新的潛在傷害。

        還有一個很直覺的感受,是推行 EMI 方式教學,真的有必要嗎?現在使用中文,我們國內科學或研究仍然發展得很好。更何況,如果有人真的需要用英文的時候,那些需要的人自然會自己去努力就好?既然不是每個國民都需求,規模有大到要推動教學使用語言改變的理由嗎?

        這些還僅僅只是直覺上,馬上可以想到的顧慮;細思後,一定可以列出更多顧慮,而且,大多會在某一層面上,有其合理性。

 

【以 EMI 方式的全英文教學,是提供額外能力延伸的選擇,不是取代以中文教學】

        以上所述的這些顧慮,共同之處,是將 EMI 方式全英文教學,直接想成,是要用英文取代中文;換言之,是將中英視為對立取代,或是增加額外負擔來看

        事實上,在臺灣推動 EMI 方式教學,以及至少目前要在臺大推動 EMI 方式教學,似乎不應只是來自政府政策美意、或補助款的使用效率等等行政考量。筆者認為,應該只有一個核心精神:

對學生教育的遠見!

        因為,學生未來從事何種生涯,我們不知道。但我們確知,能熟悉地使用英文,是有難以否認的優勢。Nothing less, and nothing more.

        換言之,EMI 方式教學,是利用對學生獲取學識時,除了以中文方式,提供以英文進行的額外選項;提供學生增添英文實際使用能力的機會,絕非和中文教學的競爭取代

 

【EMI 方式教學也可視為國民義務教育的延伸】

        在臺灣,從國小的基礎,到國中、高中的英文教育,學生花費大量時間資源去學英文,到後來,卻只用在入學考試的用途居多,殊為可惜。以高等教育而言,似更應好好利用學生英文能力為基礎去學習才好。

        若有論及 EMI 方式教學,會有「有利國際化」云云,是事實,但精神上,這僅應視為「附帶,或順勢有利效應 (collateral benefits)」,而不應是主要推行的目的。因為 EMI 方式教學的主要直接嘉惠對象是學生,不是學校;是可以讓學生在當下和未來人生,有更好的能力使用英文,擷取那些來源為英文的第一手資訊,進而獲取更新、更及時、更有深入細節的資訊,並從中成長或進步,不一定是為了國際化。

 

【要爭取和感激老師願意開 EMI 方式教學的課程】

        如果我們期待臺大校內教師們,有機會多開設EMI 方式教學的科目,一定要明白展示,其目的只有一個,是提供學生「另一個能力培養選擇」;既不是「取代中文」,也絕非認為「用英文比較好」、 更不是「EMI 方式教學才是對的」。老師才有除了現行已繁重的教研之外,再付出的精神高度。

        另外依規定,臺大也不能完全用英文取代中文教學,因為教育部有規定,各科系的「必修」科目,一定要有中文的選項。也因此,讓師生瞭解和相信,用EMI 方式教學,真的只是要「額外促成學生英文能力的擴展,增添」的這一個核心精神,而非為了「國際化指標」、或是「全校開 EMI 方式教學課程老師比率」,等等表面文章之潛在原因,是非常重要的 ! 

        事實上,只要在學校推廣的行政措施中,有任何讓老師聯想成:是除了SCI、KPI、又要多加上 EMI ,而有「三哀」之譏,則鼓勵開設使用 EMI 方式教學課程,會增加額外不必要的困難。因為任何造成 EMI 是和中文教學有「對立」和「競爭」的宣傳,或是讓老師感到「被強逼」或「被利用」的措施,都會造成不必要的阻力,也不應是 EMI 教學的初衷。 

 

【為何 EMI 方式教學,其實沒有上述的顧慮?】

        EMI 方式教學,其真正的本質,有至少幾個以下的特色:

  1. 英文和中文不是對立,而是互相提攜協助成長

        在大學使用英文,是增添和延伸已有學習能力,並不會破壞已有的中文能力。就像使用作業系統或 Oiffice 的中文版或英文版,並不會互相衝突,因為重點在「要製作的文件內容」上,而不是使用那一個語言的工具。這讓我聯想到一個例子:義大利文的去氧核醣核酸(DNA),是 Acido Deossiribonucleico, 簡寫成 ADN。DNA 就是 ADN? 我在美國西北大學時,神經科學中心的主任是義大利人,他說這並沒有造成義大利科學界,研究、學習或溝通困難(輕鬆一下)。

        使用不同語言,的確有時可以增添自己思考和言詞和書寫上的多元性訓練。例如,在思考論述上,中文是「由外而內,螺旋引導式」描述法,先說一大堆來設立一個情境,為自己接下來要講的主要觀點能被接受做準備。但英文是「直陳主觀點 (main idea)和舖陳支援觀點 (supporting idea) 直線式」描述法,直接告訴對方主要觀點,再陳述有何觀點支持這個主要觀點。這個差異不只是在說的時候,在書寫上也造成差異: 前者重情境舖陳,後者重邏輯合理化。

        還有,在講話的音調上,英文是 intonation 或 stress language,中文是 tone language。這兩方面的不同,會在腦海蘊釀主動想法時,進行無聲音的描述,然後進行整合或組織化。例如,我們會不自覺地,利用這兩種方式互相激盪互補,去產生感性和理性想法。因此,同時掌握中英文,對自己表述和看事情,是多元且互補,使具體想法產生時,有類比和數位兼具之效。

        順此,學生學習時若有主動使用英文,是另一種能力的培養,是在學生既有之中文能力上的延伸,而不是中斷、競爭、或取代。就像同時能駕御中文版和英文版的電腦,並不會在使用上、功效上有衝突,反而是相輔相成。

        另一個直接的例子,是你我的大腦,早就是中文和英文混合的版本了。例如,要把一個用英文描述的知識學會之前,難免要在腦中,用母語的方式思考和整合,才全盤瞭解和認知。因此,我們潛意識不會忽略母語;相反的,更像因同時使用,激發和豐富了本國語言之運作。

  1. EMI 不是要額外學習英文,而是善用既有的英文能力:

        我們不是因為要在大學使用 EMI 方式教學,然後要求學生從頭學習新的英文。事實上,只是利用EMI 方式上課的過程,刺激學生圠去使用他們原本就已學會的英文,並進而發揮其「效益」。有繼續增進英文能力是事實,但不是目的。

        臺灣的大學生,原本就從國中(甚至更早)學了英文六年以上了。但除了應付聯考的英文科考試,就不太主動用英文,大致上應是因為沒有使用的情境和需求。密集學了六年以上的能力,拿出來使用應是十分合理。
 

  1. EMI 可以讓學生熟悉和駕御未來,以英文為來源,更多元豐富的資訊管道擷取能力:

        對於同一個資訊,我們希望學生能同時對中英文的來源,都有掌握能力。例如,從 Youtube 的各式演講,如 TED 或外國免費線上課程,學生可以做超出想像的多元學習。如果一位學生,可以毫無顧慮地擷取,這會是一大優勢。這是全世界都可以是我的校園的展現,而這樣的能力,可以在用 EMI 方式上課時,獲得很好的訓練。否則,一位學生在高中時,聽不懂英文的 TED 演講;大學畢業後,仍然一樣很害怕,那就教育進展來說是很可惜的。更何況,對於資訊交流,有些較難用中、英文互相取代的資訊,如各式佛經、聖經、文學、人文描述、科學教育用詞等等。在學校時,能有機會利用 EMI 方式教學時學習,適應,是另一個優勢。像「撒嬌」和「孝順」,英文很難翻譯。「idea」 和 「pump」, 用中文就是很難找完全相同的字。當然,還有更多在此不及列出的良好影響。

 

【EMI 方式教學,具體是要怎麼做? 要很多額外的準備嗎? 】

        如前所述,EMI 是指在非以英語為母語的教育機構,提供四個全英文要教學型態: 1) 學術教材和內容講解、2) 師生互動、3) 學生學習成果展示,以及 4) 學習評量。

        我們依經驗(慘痛的),詳列執行時的幾件事,給要準備 EMI 方式的老師參考,以證明,老師開 EMI 教學課程,的確只是調整,不是重新學習 :

  1. 熟悉專有名詞的唸法,以及以英文來做其定義的解釋:

對我們臺大的大多數教科學或工程的教授們,其實都已經準備好 EMI 方式教學,包括英文的投影片和教材、用英文解說、互動也沒有問題等等。如果真的要說那裡可以多準備,讓自己更放心,大概是把一些專有名詞的唸法、定義和解釋,再度熟悉一下,會對演講和解說的順暢度有助益。這是可以額外用心的地方;若已熟悉,可以準備講課啦! 

  1. 講課時,至少有五個常見原則來讓老師和學生都輕鬆,但更有效率:

a. 使用第一人稱的簡單直述句。例如,The SDS-PAGE can be adopted to analyze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different proteins.  如果可以直接用:Different proteins have different molecular weights. You can use SDA-PAGE to analyze their differences. 在課堂上比較容易懂。

b. 使用主動句型 (active voice)。考慮少用被動句型,可以讓學生不必繞來繞去才明白。 In BST, a new high-speed centrifuge was installed on the 5th floor.  可以考慮用主動句型:BST had installed a new high-speed centrifuge on the 5th floor. 

c. 不要怕使用口語化的用字。我們在講課沒有講稿,一些停頓、反覆、䝺語、自我修正的填補語或情緒重整語,是沒有關係的。例如:okay, like, anyway, um, uh, well, you know, all right... 等等,都可以自由使用。因為我們不是在拍電影,而是傳遞知識訊息,不需要完美地演出,否則,會帶來壓力。甚至上課有錄影也不要在意。

d. 少用複句 (complex sentence)。凡是要使用 who, which, whom, whose, xxxx, and yyyy ... 大多是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信息。 除了自己會有要費心精準解釋的壓力外,因同時要傳遞的信息太多,也比較不容易進入學生腦中。An alpha subunit binds to a dimer, which is composed of beta and gamma subunits, forming a complex called G-protein trimer. 這樣的講法,會讓學生想好一會,才能入腦中。如果講成:Three subunits form the G-protein complex. It has alpha, beta, and gamma subunits. Beta and gamma form a stable dimer. 簡單直述,學生易懂,我們易講。雙贏,哈!

e. 利用語調來標示重點。如前所述,這是我們中文 (tone language) 使用者,在講英文(stress language) 時比較要習慣一下的。演講時,因為不像閱讀時有標點符號,像頓號、逗號、句號提示可以提示讀者,我們只好用「語調強調在關鍵字」的方式,來協助標示我們想講的重點。

f. 上課時,可以考慮多主動問學生問題,來提示接下來的重點,順便休息一下。學生靜靜地坐在位置下,等老師餵資訊,是我們臺灣老師最眼熟的上課景象。因此,在某些主要的概念介紹前,詢問學生,促其思考後,再端出原本要介紹的概念,可訓練學生問答所需的英文。例如,口語化地說: Who gonna give an example of any lipid modification on a protein?  Who is going to give me the definition of "type strain"? 也可以。Does anyone remember last time we mentioned... 都很清楚。事實上,有時候可以用問問題,讓老師自己休息一下。蠻有用的。

g. 設計學生的英文個人書面報告,以小組的主題報告:藉由學生分組,是最能促進他們全方位,敦促和訓練他們聽說讀字的能力的方式。

h. 考試用英文(大家早就如此了)。

        上述,都是調整一下就可以做到的。相信大多數老師原本,就都已經準備好,可以開 EMI 方式的教學了。報名參加一些如何以 EMI 方式教學的課程,當然可以用來重整和確認自己的英文使用方式。但依台大老師的程度,若真有要稍微調整,讓自己準備好,除了第一項,其他,大概就是簡單化和口語化您的英文(EMIl教學課程會有調整的建議,但原因大多是因為您的英文造詣太好,太文縐縐),然後講幾次之後,就會有自己的風格。學生會適應的。這一點超級重要。

        有些人會想著,英文有標準的說法和語調,我講的不標準怎麼辦?其實沒有!

        除了有人說,世界上的英文只有兩種: "The Queen’s English" and "the wrong English" 以外,筆者在美國時,接受過來自世界各地優秀學者,包括東歐、俄羅斯、印度老師的講課,要完全聽懂他們所說的英文,其辛苦程度,是筆墨難以形容;對不起,是打鍵盤難以形容!

        如果有誰認為口語句型、語調有固定的標準,對我,那只證明一件事:這個人應該出國唸書看看。

 

【EMI 方式教學不是對老師英文能力的考驗】

        總之,EMI 方式教學不是在考驗老師的英文程度,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!參考(不一定要完全照做或同意)上述的幾個講課時的原則,您就很快會以自己的習慣和語調,創造自己專屬風格

        另外要提及的,是上述的講課原則,部份來自過去多年的犯錯和體認,也有部份來自當年(fall, 1992) 上伊利諾大學 Tutorium in Intensive English (最高級第五級 - Advanced Professional Skills)16 週時所用的資料,在此做參考資料聲明。

 

【真的沒有人是 EMI 專家】

        因為沒有標準 EMI 方式教學的方法,各地、各校必須因自己的情形而調整,有人把它稱為地區化 (localization)。這是因為學生對科目基礎程度、科目內容性質(如演講課、實習課或實驗課)、以及學生的英文程度、接受資訊的習慣方式、甚至在課堂上學生中外籍和本國生之比例、學生性格差異等等,都會有不同做法。因此,沒有標準的 EMI protocol 可以應對所有變化,老師自己的調整,是必要的一步。

        我個人初步的想法,是我們要準確地傳遞知識,才是重點,不一定是完美的英文。希望 EMI 教學能成功地幫臺灣學子們,在校園可以看到全世界走進來,也讓全世界的資訊,能無礙地成為我們校園學習的來源。也就是:

在校園能夠看到全世界,讓全世界就是我的校園 ! 

就這樣。

Happy EMIing...

 

回上ㄧ頁